#星期日# 心理坑洞、渴求与爱

同样是奋斗和努力,动机不同,其后的精神状态截然不同。当一个人与真实的自己(本体)有联结的时候,努力是为了表达和实现自己的使命,让自己恰如其分的成为宇宙这匹绸缎中的一根线,感受到一种生命的丰富和圆满;当一个人与真实的自己某些品质失去联系的时候,努力是为了获得外在的肯定和认同,以证明自己的价值。超个人心理学家阿玛斯(A.H. Almaas)所说的“坑洞理论”(the Theory of Holes)指的是第二种情况。他认为:

坑洞指的是你已经失去联系的某个部分,也就是你无法意识到的某个部分。从最根本上来看,我们真正丧失的其实是我们对本体的觉察。如果无法察觉到我们的本体,它就会停止显现,然后我们就会感到匮乏不足。因此,坑洞指的就是我们本体的某个部分不见了。这可能意味着某种本体的品质不见了,譬如爱、价值感、与人联结的能力、力量等等。虽然我们已经无法觉察到本体的某些部分,但并不意味它们从此消失了;它们从来不会消失踪影的,你只不过是和它们断了联系。……当你感受不到自我价值时,你的内心会有一种空空洞洞的感觉。你会感到匮乏、自卑,只想拿外在的价值来填满这个洞。你会利用别人对你的肯定和赞赏来达到这个目的,你会以虚假的价值来填补这个洞。

在他看来,这种坑洞的形成:

通常源自于童年,其中有一部分是创伤经验或是与环境冲突所造成的结果。也许你的父母并没有重视你,他们对待你的方式,使你觉得你的意愿或存在是不重要的。他们的作为使你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他们忽略了你的根本价值。因为你的价值没有被看见或认知(甚至遭到攻击或受挫),所以你和你的某个部分失去了联结,而遗留下来便是坑洞和匮乏感。

如果你留意一下自己的起心动念,会发现这种因匮乏而产生的渴求,其实是渗透在生活中的,如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微博所写的:

不严格断食两天,觉得饥饿不是问题,问题是那种要吞吃的欲望。仔细体会,觉得这种欲望和刷网页、打电子游戏、吃口味重的菜、喝有味道的水与拼命工作等等,很像,就是要不断地吞点什么,否则那份寂静受不了。

我也能经常觉察到自己这种渴求,尤其是身心能量低落时特别强烈。这些时候,为了逃避这种空空的感觉,人很容易滑入一种自动导航(autopilot)的意识状态,会去大暴一顿,吃很多甜食、网上乱逛、看些没营养的电视剧和电影、去参加一个无聊的活动…..

这些行为还比较容易意识到,因为它们看起来似乎“不太上进”,另一些看起来“比较上进的”行为就不太容易觉察到, 比如找本书看转移注意力, 或是为了达到某样外在的认可而奴役自己的身体拼命努力。

这些“补洞行为”暂时可以缓解那份空洞感,但是只是权宜之计,因为过段时间这种渴求又会出现。

阿玛斯认为:

如果能直接体验到这份失落和分离的感觉,你就有可能认清那些能填满你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你。如果你能跟这份失落感中的痛苦共处,而又不试图以别的东西掩盖它,你就会感受到那份空虚。你会感受到而且会看见那个洞。如果你允许自己去体会那份不足和空虚,你就会发现自己最根本的部分,并且能一劳永逸地填满那个洞。甚至不能说是填满,而是从此清除了心中的坑洞,不再认同那份匮乏感了。这么一来你便拾回了自己的一部分。你和你早已丧失的某种本质重新连上了,以往你一向认为只有靠别人才能办得到。

正念减压(MBSR)课程创始人,禅修老师卡巴金(Jon Kabat-Zinn)也建议我们:

下次当你感到缺少什么,或事情不对劲、不满足时,将心转向内在…与其翻一本杂志、看场电影、打电话找朋友、找东西吃、做点什么,不如给自己一个空间…只是坐着,安住在世界的中心,让事物以真实面目呈现。

但这是个挺艰难的过程,一开始那种空空的感觉着实很不好受。不过如果能坚持,允许自己去感受和经历,过了一定的阶段,那种渴求的感觉会慢慢消失。好比在冥想的时候,突然发现脖子有个地方特别痒,如果只是关注它,而不是动手去抓挠,你会发现那股痒的感觉会越来越强烈,但到达了某个点后,会慢慢地消失。

我有过好几次这样的经历。某个黄昏,因为一个存在很久的心理坑洞,我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渴求。这次我对自己说:“好吧,这次不找食物吃,不看书和电影,不找朋友或爱人倾诉,让我直面和体验,看看究竟会怎样?”于是盘腿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房里。刚开始内心有无数个念头叫嚣着要站起来,做点别的什么事…..一阵阵冲动想抓住些什么,去填满内心一种说不出的空虚感。再过了段时间,一股强烈的悲伤涌上心间,泪水顺着脸庞扑簌簌流下来。如此持续了几分钟,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流泪如同在心里下了场雨,露出了原本被乌云遮住的湛蓝天空,有一种如释重负,说不出的舒畅,这种渴求随着泪水消失了。在以后的日子里,类似的经历又重复了几次,渴求一次比一次小。到如今,我只要在留意之时关注一下呼吸就好了。

在人际关系中,当我们与一个人关系非常亲密的时候,往往是拿对方在填补自己某个坑洞,让我们暂时得到一种满足感,仿佛对那个人上了瘾,人们会以为这是爱的效应,其实不是,这是一种 I need you, therefore I love you, 爱只是满足自己需要的一个幌子。如果发现对方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或者对方离开了,这个时候会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痛苦,体会到一种幻灭的失落感。人们会忍不住去找新的人或物来填补这种空洞感,于是新的一轮循环又开始了,如此会一直持续到我们去正视这个坑洞为止。

这也是为什么在两性关系中,经历失恋或是遭到背叛会如此让人备受打击,因为不只是失去了一个人,仿佛自己的价值和自尊也随之而去了。这也为当今社会众多的出轨和小三现象提供了一种心理和心灵层面的解释。

只有当我们能清除心中那个与对方相应的坑洞,才能接受对方本来的面貌,而不是老想着把他/她往自己的心理坑洞里套,这个时候真正的亲密关系才有机会在两人中间建立起来。那是 I love you, therefore I need you,“需要”是“爱”表达的通道,这样的爱才是真爱。

当然这里所指的不单是爱情,还包括亲情和友情等在内的亲密关系。

  • +11番茄
  • 1386只自习生围观
  • 2017年3月26日 03:04打卡
  • 7 年前有动静
  • 引用
  • 举报
最近犒劳过的人

作者的近日打卡

猜你喜欢

悲观有用吗? - Seligman在书中花了很大篇幅阐述悲观的坏处,乐观的好处,以及如何从悲观转为
有爱,有人 爱,灵魂才有处可栖。 - 别人都很忙,哪有时间来疼你,所以请务必要好好爱自己。
说说性与“想要”,如何调服欲望(5) - 5)补充与总结 , 佛法说一件事情能成是因缘成熟了,卡车相信调服欲望这件事也是如
说说性与“想要”,如何调服欲望(1) - 1)停止扭曲 , 首先请诸位想一想上厕所和性是不是有很多很多类似之处,同样的器官
曾经有一种内心流亡的方式 - 就是只过自己的日子,不去注意四周,不去管窗外的事情。
说说性与“想要”,如何调服欲望(2) - 2)始动,我们自己的力量 , 有过戒色经历的朋友可能会知道一个方法就是避开刺激物
说说性与“想要”,如何调服欲望(3) - 3)“自”造的快感 , 好了,始动念头没察觉回收到,刺激物出现了(常有的事),怎
说说性与“想要”,如何调服欲望(4) - 4)空洞的填补 , 总结一下,卡车强调了始动念头和自我介入想象这两个关键,解决办
大学生怎么走出抑郁症的折磨?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们选择以极端方式草草结束生命,令人扼腕叹息!对此,
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 - 这是一本看透现代人内心世界的心理学著作,它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会在书中发现自己的

合作伙伴

线上在线自习室晚自习。番茄工作法、四象限、打卡、作业清单、作业辅导、作业交流、作业跟踪、作业计划、个人宣传相关内容

行恒 © 行恒 2013